8月份,随着海鲜季的到来,朋友圈被各种“滚壮”的梭子蟹霸屏,医院的内分泌科门诊又迎来一波接一波的痛风患者。据医生介绍,这类患者比原先多了近2成。
8月23日,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门诊输液室,35岁的王先生正在输液。王先生有长达5年的痛风史,同时也是个海鲜爱好者。经过几次正规治疗,痛风好久都没有发作了。上周末,王先生在家里请了亲朋好友聚餐,特意从市场买了5斤梭子蟹和6斤红虾与家人一起分享。其间,王先生喝了2瓶啤酒。第二天早上左脚剧烈疼痛,脚趾又红又肿,甚至影响走路。
第二天,王先生一瘸一拐地来到医院做检查,发现血尿酸浓度远远超过正常水平。疼痛的罪魁祸首竟是前一天的海鲜和啤酒。目前经过治疗,王先生疼痛症状已经减轻,血液中的血尿酸已下降至正常水平。
同一天,王大爷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李惠利医院代谢病管理中心(MMC)。一坐下,王大爷就很主动地对接诊的邱侠医生诉说起自己的病史:几年前,王大爷曾经出现过一次痛风发作,到医院配了点止痛药就缓解了,之后也没有继续治疗。这几天海鲜大量上市,王大爷贪嘴多吃了几顿,左脚第一趾跖关节就开始红肿、疼痛。
在同样患有痛风的朋友的推荐下,王大爷去药店买了“治痛风的药”,谁知疼痛只缓解了2天,又开始发作,还比之前更痛了。
说着,王大爷拿出了自购的药物。医生告诉大爷,除了海鲜,这才是王大爷这次痛风长时间发作的“帮凶”。
痛风在每年的海鲜季都会出现一波发病的小高峰,这是由于海鲜中含有大量嘌呤,大量进食后机体无法短时间清除,人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排泄不及时,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于组织中,从而引起关节组织的炎症。
许多患者都知道,想要痛风不发作,必须要管住嘴,避免摄入高嘌呤含量的食物,比如红肉、动物内脏、肉汤、海鲜等,限制酒精摄入(尤其是啤酒),避免食用含有高果糖饮料和加工食品、烘焙食品等。此外,还应该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坚持规律运动,长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肝脏转氨酶等指标。
但大多数人对于痛风治疗的概念,仅仅停留在缓解疼痛层面。事实上,治疗痛风分为两个重要部分,第一是治疗急性发作,直接抑制炎症,缓解患者的疼痛;第二是防止未来痛风的再次发作,主要就是通过药物降低血中尿酸的水平,这样才能减少痛风发作。
市面上可获得的治疗痛风的药物种类很多,但用法却很有讲究,用法不对或者用的时机不对都有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对人体造成危害。正如王大爷手上的两种药物,在急性发作期使用,非常容易引起痛风的加重以及发作时间延长。
邱侠医生提醒,痛风发作并不可怕,只要及时到正规医院专科就诊、谨遵医嘱、规范治疗就能够战胜痛风,但是关键是,有痛风病史的患者切记要管牢自己的嘴。
记者陈敏
通讯员张林霞 廖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