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羊群在租田借牧的路上。 吴生文 摄
中新网兰州11月13日电 (吴生文 兰海鹰 杨锋)祁连山下,甘肃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岭村牧民郭建军赶着自己家的羊群,离开世代迁徙的路线,将羊群赶往邻近的高台县骆驼城镇玉米地里租田借牧。
从西岭村出发最后抵达骆驼城,需要翻山越岭横跨戈壁,历时三天徒步近百公里,这在郭建军看来都是值得的,三天的迁徙换来的是羊群四个半月的安逸和羔羊百分之九十的成活率。
图为羊群在骆驼城镇的玉米秸秆地里借牧。 吴生文 摄
转场,是游牧民族世代相传的古老生产习俗。裕固族牧民们把转场迁徙的道路延伸上百公里,有效地解决了发展生产与保护生态之间的矛盾。
郭建军家有600亩冬春季草场和1000亩秋季草场,按照以草定畜的要求只能放牧60个羊单位,60只羊的产出对于一家三口的生活和购买草料的开销来说捉襟见肘。为改善民生,郭建军租了4000亩草场发展生产,但遇到干旱年景,好多羊只会因为缺草缺料乏弱甚至死亡,羔羊的成活率也会直线下降。
近几年,郭建军都会赶着羊群去百公里外的农业村租田借牧,羊群有了过冬的牧草,机械收割洒落的玉米籽成了羊群的“点心”,冬季的羊群膘肥体壮,羔羊成活率明显提升,他家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同村的杨军已经在骆驼城镇的玉米地里安顿好,接下来的五个月里,他家的羊群将在玉米地里过冬。杨军算了一笔账:在山上租2000亩至3000亩的草场,租金一万多块钱,而且只能利用两个月;来农业村租田借牧五个月才花费15000多元的租费,租田借牧要比在山上租草场过冬省下近一半的费用。
图为农牧技术人员查看畜群健康。 吴生文 摄
八十年代,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草场被承包到户。在肃南县,按照海拔高低,各家的承包草场一般会被划分为夏季、秋季和冬春季牧场。每个季节里,只有一块牧场被使用,其它两块牧场可以继续生长、休养生息。改变传统的迁徙路线、在农业村租田借牧的“革新”,相当于又增加了一块冬季牧场,放牧间隔被再次拉长,草原载畜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据了解,肃南县引导农牧民发挥已建成养殖小区的作用,推行舍饲半舍饲养殖,鼓励农牧民转变养殖方式;推广甘肃高山细毛羊、“西门塔尔”肉牛等优势畜种,优化养殖畜种减轻天然草场压力;引导农牧民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到临县租赁制种玉米等粮食作物秸秆地借牧,以租田借牧的方式推进草畜平衡。
图为高台县骆驼城镇的玉米秸秆地。 吴生文 摄
近年来,肃南县不断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力度,严格落实天然草原草畜平衡制度,引导农牧民群众采取舍饲半舍饲养殖、草原流转、异地借牧和压缩牲畜规模等措施,实现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如今在肃南县已呈现出草原生态逐年好转、畜牧业稳步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良好局面。
据监测数据显示,近五年,肃南县天然草原亩产草量提高了20.6%,平均总盖度超过78%,有效保障了甘肃河西地区的“绿色屏障”。(完)
标签: 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