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节选)
一个夏天,我一天也没歇着,织啊织,儿子的学费有了,婆婆买药的钱有了,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就这样,忙了好几年,我手上起了茧子,头发白了,人熬瘦了。婆婆含着泪说:“我儿子去世得早,这个家全靠你支持,你不容易啊。”我拉着婆婆的手说:“我们是一家人,不要说见外的话,这日子会越过越好的。”这时,儿子依偎过来,我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敢将十指夸巧,不把双眉斗画长。”我不喜欢描眉涂粉,就喜欢听织布的“哒哒”声,那声音对我来说是天籁之音,是诗,是画,美妙无比。几年过后,人们的生活普遍好了,买布的人讨价还价的少了。每每我去卖布,围一圈人,大家都很爽利,一个说:“给我来十尺布”;另一个说:“我要指定的三种颜色的,各来十尺”;还有人说:“我割十五尺布,要两种颜色的”……
卖完布,我买一堆吃食给儿子和婆婆吃。我对儿子说:“你正长身体的时候,多吃些,补充营养。”儿子把食品分给婆婆一些,又分给我,这才吃起来。儿子还问我:“妈,我初中时,你从不给我捎吃的,现在是一买一大堆,咱们很有钱吧?”我笑着回答:“钱能应付家里的开支,咱们的生活好多了。”儿子听了,舒心地笑,婆婆也舒心地笑。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了,喜欢买手织布的人多起来,我不停地织,织出来的布,仍供不应求。身体恢复得差不多的婆婆,也加入织布行列。我们比赛似地织布,织出的布除了卖,还送人。城里的亲戚,很稀罕我和婆婆织的布,她们说:“这么紧实的布,不好买呢。”听到别人的夸奖,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儿子上了大学后,村里提出要把传统织布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大做强。儿子说:“妈妈,你织的布属于女红中的一种,要发扬光大呢!”儿子还摇头晃脑地吟诗:“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我受感染,兴奋地说:“我要带领村民共同织布,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村民积极投入织布中,我教给她们织布的技巧。村里的女人们忙了起来,我们织的布像彩云,像美丽的画,像盛开的花。我们织的布,结实、耐看,不少人上门回购。
如今村民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村里的楼房盖起来了,小轿车买来了,屋里装修得富丽堂皇,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这是我们想也想不到的新生活,我们村通过织布,织出了今天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