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 实习生 刘俊麟)盛夏忙“双抢”。在浏阳市龙伏镇新开村,长沙市好爸妈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沈慧锦,在田间地头和稻谷烘干房里来回连轴转,从早到晚汗水没有停歇过,衣服上的白色盐渍一层又一层。近日,站在比室外还热的烘干房里,累并快乐着的他告诉记者:“今年四百亩早稻平均亩产在800斤左右,可产约160吨粮食,采用刘老师推广的绿色生态种养模式,亩产效益可以提升10-15%。”
生态种养,向水稻要亩产效益
(相关资料图)
沈慧锦口中的刘老师是湖南农业大学副教授、科技特派员刘双清。在对口“送技”的四年里,沈慧锦已数不清这是两人多少次见面了。虽然时针已指向下午5点,但站在太阳底下,只一小会儿就汗流浃背。为了方便随时下田,跟以往一样,今天刘双清穿着凉鞋、短衣短袖,皮肤黝黑的他跟沈慧锦交流着今年早稻的收成情况,尤其是晚稻播种育秧及后期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控的一些注意事项。
此时,好爸妈种养专业合作社的生态种养示范基地里,两台收割机正在抢收早稻,传来阵阵稻谷的清香。已经收割的稻田里,旋耕机正在忙碌。“双抢,就是抢收(早稻)抢播(晚稻),晚稻要尽量在7月20日前播完,避免后面遭遇寒露风影响收成。”刘双清说。
顺着阳光远远望去,金黄色的稻田里一排排的绿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那是种在田埂上和水沟里的大豆和茭白。”沈慧锦说。
水稻田边为啥要种这些东西?原来这是绿色生态种养的一环。“在田边种上大豆、高笋或者芝麻,可以给赤眼蜂等益虫提供栖息地和蜜源,增加它们的繁殖能力和种群数量,目的是通过有益的虫来控制有害的虫。”刘双清指着基地旁一块“双季稻绿色生态循环生产技术应用与示范”的牌子告诉记者。
通过牌子上的文字介绍,记者了解到,生态种养集成了绿肥紫云英种植,稻鸭共育防控纹枯病、杂草,性诱剂防控二化螟,食诱剂防控稻纵卷叶螟,太阳能杀虫灯诱控,种植显花植物生态调控等10项技术。其中,利用紫云英制成的绿肥可使农用化肥用量减少10%以上;在稻田里放养鸭子,对于防治纹枯病和杂草有奇效,在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同时还能增收。
“我们以前种田是单纯追求产量,与刘教授结识后,采用生态种养模式,在产量不减的情况下开始追求品质。我们现在中稻和晚稻直接加工成米对外销售,最便宜的都可以卖到10元一斤,是普通大米的好几倍,因为绿色环保很受市场欢迎。”沈慧锦说。
科技赋能,600亩水稻只需五六人管理
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长沙先后共选派市本级科技特派员567名,为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献策助力。科技特派员不仅为农户带来了新品种新技术,还带来了新设备新农机。
在好爸妈种养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基地里,中稻田绿油油一片,诱捕器、太阳能杀虫灯“各司其职”。晚稻田里的抛秧机过处,留下了一排排整齐的秧苗。沈慧锦特意介绍了刘双清引进的印刷播种技术。
“印刷播种是用机器均匀设定好种子密度,插秧时,秧苗就排布得非常标准,既没有浪费种子,又保证了苗出得非常整齐。以前用流水线机器播种一亩地需要5到6斤种子,印刷播种机只要1.5斤,大大节约了种植成本。”沈慧锦如数家珍地说。
合作社社员傅松坡2013年开始跟随父亲种地,算得上是“老把式”了,目前合作社600亩水稻的田间管理只需要包括他在内的五六人就能搞定。“通过全程机械化提高效率,通过科技手段增加产量提升品质。”傅松坡一边说一边欣喜地向记者展示一份证书:合作社生产的水稻通过政府指定的第三方机构检测达到了绿色食品标准。
“我们和合作社制定的水稻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绿色生产技术规程,作为湖南地方标准刚通过专家评审。这一标准体系目前也在长沙县、望城和宁乡等地示范推广,效益都很不错。“刘双清说。
稻花香里说丰年。科技加持,合作社还发展了休闲旅游第三产业,带动8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因为懂农业懂经营会管理,沈慧锦还兼任了新开村村支部副书记,带领更多人奔走在致富的康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