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颜开云
短短9.5秒,100支核酸检测病毒采样管下线。一天24小时满负荷生产,80多万支采样管、约200万支咽拭子销往全球各地;
100多条生产线马力全开,1300多名员工“两班倒”,日产口罩300多万片……
今年以来,随着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浏阳各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正开足马力保生产,为阻击疫情源源不断输送“弹药”。
这是全力抗疫的“幕后战场”,也是经济发展的“前方阵地”。3月31日,记者前往浏阳走访了多家生产口罩、采样管和咽拭子等产品的企业。
为北京冬奥会提供1000万人份检测产品
“早上8点已经拉走了5车产品,下午还会有七八辆车来。”31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位于集里街道的三力医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三力公司”),正碰上年近六旬的董事长陈平轩在车间忙活,“最近订单太多了,我必须盯紧点。”
31年前,陈平轩“下海”办厂,是中国无菌自动静脉采血器生产的创始者。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配套医疗耗材紧缺,在当地药监、工信等部门的帮助下,三力公司紧急转产一次性病毒采样管。
仅用了2天时间,陈平轩就带领团队改造好了生产线,一批批病毒采样管紧急运往武汉等抗疫最前线。
“我们的主打产品还是静脉采血管和采血针,但因为疫情依然严峻,目前病毒采样管和咽拭子需求量还很大。”陈平轩说,除春节放了两天假外,今年以来公司一直在24小时满负荷生产,每天下线80多万支采样管和约200万支咽拭子。
据了解,三力公司的实力在全国同行业900多家企业中名列前茅。2年多来,其生产的病毒采样管、咽拭子已销往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内市场占60%。
今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三力公司中标核酸检测耗材供应商,给各国的冰雪运动员和工作人员提供了1000万人份的采样管、咽拭子,为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助了一臂之力。
更好看更舒适的个性化口罩受欢迎
在浏阳经开区的一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下称“一喜科技”),生产车间一派火热,100多条现代化生产线上,1300名员工“两班倒”并错峰就餐,中午时分都照常开工。
一喜科技原本是一家生产卫生用品的企业,2020年2月转产口罩,主要生产KN95型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等产品,目前已成为湖南最大的口罩生产企业之一。
“2020年产量达到22亿片,2021年5亿片,目前日产量在300万片左右。”一喜科技总经理邱红说。
记者注意到,在邱红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上百种款式各异的个性化口罩样品,既有国潮口罩、彩虹口罩,也有卡通口罩、3D口罩等。这是时下受到市场、尤其是年轻人欢迎的产品。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口罩已经成了生活出行的必需品,在保证防护性能的基础上,如今的口罩更好看、更舒适了。”邱红戴上一片3D口罩给记者现场演示说,“你看这个口罩与脸的贴合度更好,使呼吸更顺畅,弹力耳绳也不会勒着耳朵疼,戴眼镜的还不用担心起雾。”
做大了的一喜科技不忘担当社会责任。记者了解到,去年该公司就向社会各界捐赠了2000万片口罩。近期,长沙疫情反弹,各地正在进行核酸检测扩面筛查工作,一喜科技已对接长沙卫健部门,决定向全市医护人员和基层工作者、志愿者捐赠100万片N95口罩。
“90后”口罩厂厂长:愿能早日摘下口罩
永安镇丰裕村,一栋略显朴素的6层楼房里,10套全自动高速生产机同样在不知疲倦地运转着。虽然迄今只有日产20多万片的产量,规模不算大,但这可能是湖南最知名的口罩厂——长沙芙蓉口罩厂。
这家有着40年历史的口罩厂,在疫情发生前是长沙唯一拥有特种劳动防护口罩生产资质的厂家。几年前,“90后”伍海湾大学毕业返乡“接捧”,成为第三代“掌门人”。
和两年前的那个春天相比,伍海湾如今从容多了。但回想起当时突如其来的疫情遭遇战,她感慨良多。
“真的就像打了一场硬仗。”伍海湾说,为了赶进度,她和工人们食宿基本在厂里,最忙时凌晨两三点睡下,清晨五点起床。那段时间,她瘦了十几斤,因为被媒体采访过很多次,她后来调侃自己“暴红又暴瘦”。
由于当时湖南口罩生产企业奇缺,芙蓉口罩厂被确定为疫情防控期间省重点联系企业——这意味着,工厂生产的所有口罩都由省防疫物资保障组统购,在全省统筹使用。
口罩最紧俏时,市面上卖到3元、5元一片,但伍海湾坚持不私自对外销售,让产品以0.9元/片的价格出厂,配合政府统购。
如今口罩价格早已回落,但由于原油涨价,熔喷布、无纺布等原材料成本依然较高,伍海湾依然坚持平价、低价销售。
“我相信疫情肯定能够过去。”两天前,伍海湾从高速路上返家,看到“大白”们把防护服当雨衣,冒雨为司乘人员扫码服务,非常感动。
她告诉记者,自己的口罩厂马上就要搬家了。新厂在9公里外的园区,3000平方米的厂房里,一半用于口罩生产线的改造,一半将用于手术洞巾、创可贴等医疗耗材的生产。伍海湾在悄悄谋划转型升级。
“希望能够早日摘下口罩,我们相逢在春风里。”这名年轻的口罩厂厂长诚挚地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