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激烈的网友:
@陈学冬:要你们倒计时干嘛,我心里没点儿数吗?
@Harvey芒果儿 :所以呢,老娘毫无畏惧,永远一十八
@是谁家的小忽悠呀:好狠。。好残忍。。。。。我心理还是个宝宝。。。。。
@谷怪怪:用你告诉?是不是欠!
@你就是我裂缝中的阳光:30岁怎么了,活了30年吃你家大米了吗
@她们都叫我小玉:全社会都在提醒我们这批90后马上要到30岁了
@有谁不服本公主:我不听我不听
也有网友很坦然地接受了这个现实,毕竟俗话说“三十而立”,他们也是立住了……
@柒可可可:还凑合,卡里有钱,车里有油!
@小孟小孟来来来:古人云,三十而立,90年的我,已有老婆孩子,房子车子。
哪个瞬间,觉得自己已不再年轻?
@xiang雯子:印象特深刻,之前裸辞去找工作,公司前台登记名字和年龄的时候看到前面全是刚刚二十出头的小孩时,就突然发现,自己好像老了
@蒜味程咬金:陪着我妈办完养老保险的瞬间
@Ms白马小姐:当自己的同龄人朋友圈晒娃,而自己分享音乐的时候;当比自己年轻的朋友已经二娃的时候;当再被小朋友喊姐姐已经不好意思的时候;当饭量差不多但体重却不时往上涨的时候,还有很多很多吧。
@只爱喝白开水xx:突然不能连着熬夜了
@亦亦随风:父母出门玩开始不放心的时候,坐地铁要我画线路图的时候
@心所向路很长:周围的朋友都开始陆陆续续结婚了
延伸阅读:
90后“不想长大”,不如拒绝油腻
第一批00后已经成年,第一批90后马上就要到而立之年。但当下,“少年感”成了高频词,一些成年人热衷于过儿童节。有人发问:是什么让90后“不想长大”,或不愿意承认自己已经长大?
现代社会学制的延长,读了研究生的年轻人步入社会就在二十四五岁了,他们独当一面的年龄确实在推迟。同样是18岁,在30年前,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成年,但在今天,18岁的年轻人多数都还是被父母呵护的大学生。这种整体年龄认知和社会运行节奏的改变,自然让年轻人的“少年感”延长到青年阶段。在传统社会,年龄象征着经验和资历,而到了现在,年龄则意味着被淘汰和歧视。正因为整个社会都更加推崇乃至讨好年轻人,所以,即便一些人早已不是少年,却刻意保持一种年轻的“人设”。某种程度上说,“装嫩”成了一种刚需。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竞争压力,也约束了年轻人该有的成长。在高房价和快节奏、高强度的社会竞争体系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专注于自我。他们不再热衷于买房和买车等高消费,推迟结婚和生育,甚至主动调低生活目标,而把更多精力转移到个人的喜好之中,同时不自觉地为自己涂抹上一层“我还是宝宝”的保护色。对于这个群体的看法,应该一分为二。首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生活方式,也是社会价值多元化和进步的一种产物,他们更多需要的不是担心而是信任。因此,对这一群体不必过于忧心忡忡,甚至急于为他们贴上负面标签。另一方面,需要家庭重新思考丰裕物质条件下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如克制“不知节制的疼爱”,大的社会运行机制,也应为年轻人留足更多的成长和发展空间,比如避免阶层固化,建立更开放的上升空间,让他们有更多可以担责、成长的渠道。
小蒋随想:在很多人眼中,长大不是问题,变老是很大的问题。这有什么区别?十八九岁时可以自豪高喊正在迈向“奔二”的大道——脱离高中苦海,父母不再严管,恋爱无需遮掩,感觉获得自由,彷佛出笼小鸟。转眼到了二十八九岁,“奔三”绝不值得炫耀,女生不愿变“大姐”,男生不想成“大叔”,化妆品厂商甚至宣称“抗皱要从25岁做起”。这还不算完,眼瞅着面临“上有老下有小”,自由被责任取代,“成长的烦恼”似乎一箩筐。上述感觉不是从90后肇始,80后、70后乃至更年长的人们,心中难道就不曾掠过对年龄以及责任的恐慌?然而,恐慌是一回事,现实是另一回事,岁月的车轮不会因为“宝宝不开心”而停转,“不想、不承认长大”只是自欺欺人。要想让自己保持青春活力,就该有年轻人该有的样子;不想让自己变成自己不喜欢的那样,就应体现在行动中。具体就是,积极向上,努力做事,愿意接受新事物,勇于迎接新挑战;反感“中年油腻”,别烤串啤酒可劲儿造,更别回家就葛优躺,管住嘴迈开腿,运动健身不可少……成熟而不世故,活泼却又笃定,严谨不失宽容,面对这样的人,谁都愿意亲近。反过来说,玩世不恭,暮气沉沉,做事不靠谱,“啃老”挺专业,“永远长不大的人”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大不易”,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小确幸”,如果强调自己这代人特殊,意思不大。讨厌别人给自己贴标签,最好做不被标签化的事。最后,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来源:综合北青网、中华网、网友评论、人民日报
标签: 90后30岁倒计时